一品楼九品论坛,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老哥稳论坛怎么进,北京51龙凤茶楼论坛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核技术搭起全球合作桥梁 中核集团在ICARST-2025绘就“核美家园”新图景

2025-04-10 11:52

4月7日至11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主办的第三次辐射科学和技术应用国际会议(ICARST-2025)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开幕式上指出,辐射技术在医疗灭菌、食品安全、环境?;さ攘煊蚍⒒幼挪豢商娲淖饔?,全球超过50%的医疗器械依赖辐照灭菌。辐射技术还能预防食品受寄生虫侵害以及延长保鲜期,甚至助力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他特别强调,在许多地区,辐射技术的普及仍面临限制,必须突破基础设施、认知和资金方面的障碍,不让任何国家掉队。


11.jpg


作为中国核技术应用领域的领军企业,中核集团携旗下中国同辐组成规模最大的国家代表团参会,与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企业及国际组织代表共商核技术应用新机遇。中核集团以全产业链能力为核心,推动中国方案深度融入全球核技术治理体系,集团公司辐照应用产业载体中国同辐代表团通过主题演讲、展览展示、边会报告、海报论文、高层对话等形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领先实力与全球责任担当。


中国边会闪耀ICARST舞台 让“核美家园”建设理念惠及更多国家


12.jpg


会议期间,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主办,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与中国同辐承办的“核美家园”(Radiation Technology for a Better Home)主题边会,吸引了IAEA官员、各国参会代表及媒体记者逾200人参会。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中国同辐、同方股份董事长韩泳江在致辞中表示,中核集团作为中国唯一覆盖核技术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始终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核技术的和平利用和创新发展。未来,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核技术应用,服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他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携手构建“核美家园”。


13.jpg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合作司代表陈宇在边会上揭秘了中国核技术应用快速发展的“密码”:《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出台,如同为产业装上“加速器”,15家核技术研发中心的设立、产业基金的启动,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024年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市值接近3000亿元,从工业检测到农业育种,从医疗健康到辐照加工,核技术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IAEA物理化学司司长惠尔顿?赞卡赞扬了中国在提升IAEA及成员国的能力建设、研发和技术应用方面提供的关键支持。她表示,中国在国际辐射技术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领并加强全球辐射技术的发展。IAEA将继续与中国及其他成员国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

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公参刘光辉在边会致辞中强调,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近年快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国深度参与IAEA“希望之光”(Rays of Hope)、“辐照助力粮食安全”等旗舰项目,通过共建协作中心、技术培训、联合研发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这一实践与习近平主席的全球发展倡议高度契合,为“不让任何国家掉队”提供了核技术答案。

边会期间,来自中国的五篇主题报告引发了各国参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中核集团中国同辐刘蕴韬以《辐照加工中心:中国一站式解决方案》为题,介绍了中核集团在辐照站设计建造、放射源供应及智能化运营的全产业链能力;原子能院李兴隆的《辐射探测芯片实现智能终端》报告,则展示了全球首款微型化X/γ核辐射剂量探测芯片在辐射监测设备智能化领域的产业化成果,其低功耗、高集成优势已覆盖核电站、医疗影像等多个场景。


15篇报告入选!彰显中国辐射科学与 技术领域学术深度与创新活力


14.jpg


在本次ICARST-2025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中,中国科研团队表现亮眼,共有15篇摘要入选,涵盖核技术应用全产业链及前沿研究领域,集中展现了中国在辐射科学与技术应用领域的学术深度与创新活力。


7篇大会口头报告中,既有来自行业龙头企业的实践经验,也包含科研机构的前沿探索。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国际合作工委会主任申立新以“中国辐射科学技术产业新进展与发展趋势”为题,向全球同行系统梳理了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规?;⒄孤肪?。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辐照加工产业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元,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辐射固化装饰板等“绿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规模居全球前列,同时强调中国正与IAEA深度协作,助力发展中国家构建辐射安全与应用体系。中国同辐则聚焦辐射技术助力人类健康、环境?;び肟沙中⒄梗窒砹酥泻思旁诤艘搅?、工业辐照等场景下的应用方案。


此外,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施睿射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报告,分别聚焦辐射材料改性、放射性药物靶向递送、工业辐照装备智能化等前沿方向,多项成果已实现工程化应用或进入国际合作阶段。

从企业技术落地到高?;⊙芯?,从科研院所突破到跨行业协同,中国入选的15篇报告全面覆盖核医疗、工业辐照、材料科学、环境?;さ群诵牧煊颍唤鎏逑至酥泄诜淇蒲Я煊虻娜刺跹芯渴盗?,更通过ICARST 平台向全球传递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推动核技术应用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中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