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九品论坛,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老哥稳论坛怎么进,北京51龙凤茶楼论坛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第四届放射肿瘤进展国际会议(ICARO-4)中国边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

2025-06-09 09:48

111.jpg


6月2日至5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主办的第四届放射肿瘤进展国际会议(ICARO-4)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本届会议以“迎接技术变革、寻求合作机遇、深化国际合作、提升患者福祉”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14个成员国601名代表参会。


会议期间,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精准、创新、协同:中国放射治疗进展及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Precision, Innovation, Integration: China’s Progress in Radiotherapy and Collaboration with IAEA)主题边会成功举行,吸引了IAEA高级官员、各国参会代表等120余人参会。通过主题报告、海报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了中国放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112.jpg


中国边会备受关注,中国方案助力癌症治疗公平可及


边会由IAEA核技术应用部人体健康司Mauro Carrara与中核医疗副总经理朱强联合主持。IAEA人体健康司司长May Abdel-Wahab、IAEA技术合作部亚太司司长邓戈、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公使衔参赞刘光辉等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May Abdel-Wahab司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低收入国家癌症诊疗面临严峻挑战。中低收入国家平均需要比目前多8倍的放疗设备,才能达到每500名病人一台设备的目标。她高度肯定中国为放射治疗做出的贡献,对中核医疗及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24年承办的首期IAEA放射治疗物理师培训项目表示赞赏。她表示,在全球癌症负担持续加重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应努力在肿瘤放射治疗方面做得更多、更好、更快。


邓戈司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已成为IAEA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通过援建放疗中心、提供高端设备、培训专业人才等举措,为中低收入国家创造实质价值。中国方案有效平衡了技术先进性与经济性,对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刘光辉公参在边会致辞中强调,中国持续深化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提升癌症治疗可及性。中核医疗作为核科技工业的代表,在临床创新与国际合作中取得显著进展。在中核医疗等中国优势企业有力支持下,中国与IAEA及其成员国的合作日益广阔,携手打造可持续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癌症“可及、可诊、可治”的全球目标,助力“希望之光”倡议的实施。


113.jpg


五大专题报告展现中国方案,引领放射治疗新发展


边会以“精准、创新、协同”为主题,五篇专题报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肿瘤科主任贺丹在《中国癌症与放射治疗的现状与成就》的报告中分享了我国癌症总体情况以及在放疗设备引进、自主研发和临床技术创新方面的进展。中核医疗国际业务经理刘娟以《以精准为导向:中国放疗与影像设备的发展》为题,介绍了国内放疗及影像设备的进展成果,装备国产化提升了放射治疗的经济性和可及性,助力全球癌症放射治疗的发展。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核名医”夏廷毅以《放射外科治疗肿瘤模式重新定义》为题,介绍了发展放射外科技术的必要性和我国放射外科治疗取得的成果。核工业总医院主治医师孔月虹围绕《布拉格疗法:放射治疗创新的突破》,讲解了布拉格疗法的基本原理及显著提升晚期后线实体肿瘤的疗效,提出融合中医药(如虫草素)联合治疗的未来研发方向。


中核医疗副总经理朱强以《中核集团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国际原子能机构“希望之光”倡议》为题,展示了中核集团核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内容涵盖医用同位素生产、放射性药物研发、肿瘤检测和诊断、科室EPC建设、医疗设备供应与维保、医护人员专业培训、运营管理、金融支持等,助力中低收入国家放射治疗及癌症中心的建设和能力提升。


两篇报告入选大会临床专题报告,彰显我国放射肿瘤领域创新进展


ICARO-4的临床专题主旨报告环节中,核工业总医院两篇报告入选,其中孔月虹介绍了《胸腺法新(Tα1)调控布拉格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为解决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减少提高免疫治疗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徐美玲介绍了《HER-2表达的晚期实体瘤创新布拉格治疗模式的初步结果探讨》,通过联合治疗策略,提高了HER-2表达阳性患者的治疗疗效,安全性良好。孔月虹以电子海报形式,展示了题为《基于循环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布拉格治疗方案治疗晚期难治性实体瘤的疗效》的研究,为筛选布拉格治疗获益人群、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了创新方案。


      来源 | 中核医疗微信公众号